摘要:企業如何獲得數據中心外包提供商的幫助?需要了解涵蓋從成本和預算到安全性和合規性的各方面的內容。 |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數據中心運營的某些方面外包出去。為什么?因為數據中心外包(DCO)通過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責任轉移給服務提供商,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并釋放資源,以致力于其他業務優先事項。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ataBridge公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到2028年,數據中心外包市場的估計價值將達到約3200億美元。對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不斷增長的需求是推動因為數據中心外包市場增長的一個因素。
人們需要探討不同的為數據中心外包類型和模型,權衡其優勢和挑戰,分享如何評估為數據中心外包服務提供商,并概述開始使用數據中心外包的10個步驟。
什么是數據中心外包?
為數據中心外包是將數據中心的全部或部分日常管理和運營委托給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做法。外包伙伴關系可以是年度的,也可以是多年的,發生在企業的內部或外部,包括計算、安全、基礎設施維護、災難恢復、網絡要素和許多其他專業服務等服務,這取決于企業的特定需求。
數據中心外包的類型
按地理位置劃分,有三種主要的數據中心外包類型:在岸、近岸和離岸。
(1)在岸外包
在岸外包有時也被稱為國內外包,指的是與企業位于同一國家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簽訂合同。對于那些優先考慮地理位置接近、在同一時區工作、當地法規以及文化和語言兼容性等因素的企業來說,在岸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選擇。這種選擇的缺點包括技能組合的限制和較高的成本。
(2)近岸外包
近岸是指從企業中承包位于附近國家或地區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雖然不在企業的母國,但服務提供商在地理上足夠接近,可以幫助企業平衡成本節約與類似時區、旅行便利以及文化和語言相似性等優勢。
(3)離岸外包
離岸外包是指與位于遙遠國家或不同大陸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簽訂合同。這一選項可以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來節省大量成本,但也會帶來一些挑戰,例如時區差異、文化或語言障礙,以及在監督或驗證遵從性和安全性實踐方面的困難。
數據中心外包模式
四種主要的數據中心外包模型是托管、托管服務、云服務和混合模型。以下是是各種模型的一些優缺點。
(1)主機托管
當企業在第三方提供商擁有和管理的數據中心中物理部署IT設備時,就會出現托管DCO模型。企業保留對其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的控制,而服務提供商提供物理基礎設施、電源、冷卻和連接。
企業可能會選擇主機托管,因為有幾個好處,比如更低的入門成本、可伸縮性、更少的維護和位置靈活性。此選項的缺點包括失去完全控制、物理訪問的靈活性較差以及遷移挑戰。
(2)托管服務/數據中心即服務
托管服務DCO模型,有時稱為數據中心即服務(DCaaS),發生在企業從服務提供商租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時。該提供商還將承擔日常運營的責任。這些服務可能包括硬件采購、安裝、監控、維護和支持,以確保數據中心的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
對于希望利用服務提供者的專業知識來釋放資源以便專注于其核心業務活動的企業來說,托管服務模型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選擇。
(3)云服務
云服務數據中心外包模型涉及將資源和基礎設施外包給云服務提供商,如亞馬遜網絡服務(AWS)、谷歌云或微軟Azure。此選項不需要維護任何物理服務器,因為企業可以訪問web上的計算資源、存儲和應用程序。
企業可能會發現云服務選項是有益的,因為它具有可伸縮性、靈活性和成本效益——企業只需為他們使用的資源付費。
(4)混合模型
混合數據中心外包模型結合了多個模型來滿足企業的特定需求。這可能包括針對核心工作負載的內部、本地基礎設施管理,以及針對非核心活動的托管服務提供商。
混合模型最適合尋求靈活性以滿足其數據中心需求的企業。
數據中心外包的好處是什么?
•通過規模經濟和資源共享,節省運營費用,如空間、電力、冷卻、設備和勞動力成本
•無需不斷修復或升級服務器、網絡設備和存儲設備等硬件,即可訪問最先進的基礎設施
•能夠擴大或縮小規模以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可靠性的關鍵需求,如災難恢復和減少停機時間
•與在本地設計和構建數據中心相比,進入門檻更低
•獲得在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可能難以找到的技能組合
•將資源從數據中心運營管理中解放出來,用于核心業務活動和其他戰略計劃
數據中心外包的挑戰是什么?
•缺乏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運營的直接控制
•與其他企業共享設備和勞動力資源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這包括物理和網絡安全
•工作方式、業務和IT目標以及文化規范的兼容性
•由于語言障礙或時區差異導致的溝通挑戰
•往返于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差旅費用
當企業將數據中心外包出去時要考慮什么?
在決定是否將數據中心管理需求外包時,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1)聲譽:數據中心外包服務提供商在可靠性和客戶滿意度方面是否有良好的記錄?
(2)可擴展性:服務提供商是否可以擴展或縮小其服務以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3)安全性:服務提供商是否有健壯的安全措施,如物理安全、網絡安全、遵守相關法規以及數據備份和恢復流程?
(4)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的地理位置是否具有時區一致、鄰近和政治穩定等優勢?
(5)電源和冷卻:服務提供商是否有冗余來為數據中心提供可靠的電源和冷卻?
(6)服務水平協議(SLA):服務提供商能否展示清晰而全面的sla,如事件響應和解決時間、性能指標、正常運行時間保證、安全措施和升級過程?
(7)成本:服務提供商的成本結構和定價模式是否符合您的預算和基礎設施需求?
(8)離職:考慮到未來,是否有一個強大的計劃來讓服務提供商離職,同時保持業務連續性,檢索數據和系統?
如何開始數據中心外包?
在企業決定繼續進行數據中心外包之后,接下來呢?以下10個步驟來成功地開始您的數據中心外包之旅。
(1)定義數據中心的目標,例如如降低成本或提高運營效率。
(2)評估企業的數據中心需求,例如可擴展性、存儲和性能。
(3)確定滿足企業需求的潛在服務提供商,例如首選位置、經驗、聲譽、專業知識、成本和服務。
(4)進行可行性研究,以確定服務提供商是否符合企業的整體IT戰略和業務目標。
(5)根據合同條款、價格、技術能力和其他要求,提出評估服務提供商的建議。
(6)進行盡職調查以驗證參考資料、合規性記錄、SLA和認證。
(7)進行實地考察,評估和檢查基礎設施、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8)與企業的法律和采購團隊一起評估并選擇服務提供商。
(9)與服務提供商合作,創建并執行具有明確時間表和職責的遷移計劃,以確保無縫過渡。
(10)通過已建立的溝通渠道、持續評估和定期審計來監控外包數據中心。
編輯:Harris